小学三年级语文《完璧归赵》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完璧归赵》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完璧归赵》教案1【教学目标】
1、识生字7个;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吩咐”和“嘱咐”。
2、正确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板书课题,激趣思考:“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1)引导学生学习第1-3节,并思考。
(2)交流,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教师适当诠释 ……此处隐藏3952个字……p>5、学习第三句话,抓住“斋戒”,体会缓兵之计。(机智)过渡:蔺相如在大殿上就是用这样的气势,镇住了秦王。
⑴秦王爱玉心切,他怕蔺相如摔坏宝玉,于是——(板书:随手指点)
⑵指名读句。
⑶交流。
⑷引读。
五、借助板书,复述故事。
1、复述课文,深化感悟。
蔺相如就是这样在秦国的大殿上,为了保护赵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他抓住秦王爱玉心切的心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秦王斗智斗勇,从而将赵国的镇国之宝——这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现在你就是当时跟随蔺相如一同前往秦国的随从,请你把在大殿上看见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告诉赵国的人听。你可以借助黑板上的词语说说看,注意把蔺相如怎么做、怎么说得讲清楚。
2、填空:当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上和氏璧之后,发现秦王——,知道他没有换城的诚意,就找了借口对秦王说——,秦王——,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巧妙地要回宝玉后,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他的气势镇住了秦王,秦王怕他真得摔坏宝玉,就——,这让蔺相如更清楚地看清秦王毫无换城的诚意,于是他又借口说——。秦王同意了,蔺相如立即叫随从——,从而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
3、听了随从讲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蔺相如真了不起,是他保住了我们的镇国之宝。)
4、同桌两人再配合着练练,一个讲故事,另一个像老师刚才那样发表一下自己听了故事后的感想。
5、蔺相如在秦国大殿上和秦王斗智斗勇,他不畏强暴,誓死保护镇国之宝和氏璧,这种以维护国家尊严为荣的民族气节至今传为美谈!而“完璧归赵”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至今。回去以后,让我们把这个的典故讲给更多人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