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时间:2023-12-05 14:39:20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1

在暑假读了吴放老师著作的《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如何做个“民主型”的幼儿教师,吴放老师就如何把握“和蔼可亲”与“严肃”的尺度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得出了“和蔼可亲”和“严肃”并非相互对立的这一总结性观点,并将这两类教师都归入“民主型”教师这一类别中,就“民主型的教师”提出她独到的见解,值得细细回味。

“和蔼可亲”与“严肃”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教学风格,而是一个如何来把握它们之间“度”的问题。

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定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他们对孩子的需求非常敏感,能够及时作出回应;他与孩子打成一片,会用孩子们的眼光和头脑来看待和理解问题;他欣赏孩子的每一个特点;他与孩子的交往热情积极.对孩子的态度亲切乐观,他创造条件让孩子们自主的解决问题,作出决定;他引导孩子们积极探索,不断发问;他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平等对待,在最具挑战的情境中也能尊重孩子的人格。

再来看看严肃的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他对孩子说话算话,始终如一,信守承诺,以身作则,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机会,随时准备帮助孩子们;他不怯承认自己的不 ……此处隐藏4668个字……培养的是一种好的习惯。比如说,读书要从左到右,自上而下进行,书要一页一页从前往后翻;对图书要爱惜,不折损,不撕页,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等等。这些习惯、方法都应从孩子上小班时就开始培养。

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不能忽略的,教师在这一块也应该重视起来,不要一味让孩子懂得什么,知道什么,最重要的是培养他的一种兴趣,一种阅读的好习惯。

幼儿园数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都是比较乏味的。从教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幼儿对学数学的兴趣并不高,而且也较难掌握,长期以往,孩子间的差距就拉大了。

其实,数学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些与数字或算术有关的教学活动中,尤其对幼儿来说,数学知识存在于他们身边的事事处处,而他们从事的各种游戏活动中也都会包含一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内容。

在美国教育中,幼儿就是通过游戏,通过动手在探究和发现自己生活中事物的共性、特性、逻辑性已经可转换性。比如让幼儿学习长度测量,教师不仅仅用叉子作为测量工具,而是为幼儿提供了更加具体,与他们生活联系更加密切,更加有趣的方法,用空的可口可乐罐来测量,通过这个活动,并通过这个活动的延伸(如使用积木、铅笔等工具来测量),幼儿便理解了测量的基本概念。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涵盖着数学的内容。幼儿园的桌子有方的,但也有圆的;积木是三角形的,有红色的、蓝色的,很多不同的颜色;有的小朋友高一点,有的小朋友矮一点……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的,空余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聊天,进行随机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没有了上课的压力,也就学得更开心,记得更牢了。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在从教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身边幼儿常接触的事物以及方法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在生活的意义。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